一、鉆研教材
自制地理模型教具的動機來源于教材。鉆研教材,特別是依據實驗內容及其它為了說明、闡述某事物的性質、規律的內容作為研究起點,考慮重點問題的突出,難點問題的突破,針對教材中設計的不足甚至空白,結合自己的設計理念,形成初步構想。因此鉆研教材常常是自制模型教具的開端。
例如:制作簡單等高線地形模型——繪制等高線地形圖時,第二個板塊涉及到等高線地形圖的內容。地圖作為地理學的重要語言,是中學階段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學習內容。中學階段地圖學習要求主要是學會運用地圖,提取地圖信息,具有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本課中等高線地形圖是中學階段少之又少的與地圖相關的內容,自制一個簡單等高線地形模型。利用這一節課,讓學生擁有寶貴的繪制地圖經歷,不僅能夠體現中學新課改的課程標準,還可以嘗試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二、了解學生需求
地理模型教具從根本上講是為學生服務的,初步形成的構思是否實施,還要取決于學生的需要。明確學生需求,將成為自制模型教具的出發點與歸宿。
等高線地形圖一課,讓學生看圖理解理論原理,靠講解或學生思考,學生也會有所認識。但對于這種理性的認識過程,學生只是在默默地接受或應對教師所作的提問,學生反應一般,對要研究的問題并未表現出什么興趣,教師的講解顯得蒼白。分析原因,中學階段由于學生的年齡特征,他們對活動的、鮮明的事物容易產生興趣,而興趣是支持小學生學習的主動力,所以學生需要一種更為生動的方式,激發其主動地將注意力轉移到等高線地形圖原理的探究上來。況且等高線地形圖是學生初步較深入的接觸的地圖知識,更應使學生形成鮮明的認識,保持長久的興趣。從長遠上看,學生科學思想的形成,也有一個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在教學中也應該讓學生經歷這個過程.所以為此制作模型教具,以彌補學生對感性認識的需要是有必要的。
三、分析教具現有性能
如果把教材,特別是教科書作為一種教具的話,那么等高線地形圖一課的插圖就是為說明本課原理而設的簡單的圖片教具。定格的圖片缺少生動、形象、直觀的優勢,所以自制模型教具成為改進或創新的研發點。鉆研教材,了解學生需求,觀察教具現有的性能是構成自制教具的前提。
四、留心材料,尤其是廢舊物品
因為是自制教具,所以力求材料廉價、造價便宜,廢舊物品往往成為可再利用的資源(但并非唯一,在此教具中我則選取部分廢舊物品,凡事視需要而定)。將廢舊物品去粗取精,使形成的教具力求結構簡單,制作容易,使用方便,性能可靠,教學實用,易于推廣。此課我準備的材料是:橡皮泥,刻度尺,牙簽,細線或細鋼絲,墊板(木板、硬紙板、泡沫板均可),水粉顏料。
五、采取一定的技術方法,制作改進
技術方法是通過手段將材料整合以達目的,是自制教具的保證。
1、實驗方法簡介
以木板為海平面,以5厘米為級差進行測量,先在山邊木塊上垂直地豎一根綠色標桿。
(1)制作等高線地形模型:
a.將橡皮泥在墊板上堆成山體狀。要求捏出山峰、山谷、山脊、鞍部、盆地和陡崖等部位。
b.用手擦拭山體表面,使其光滑自然。
c.將直尺垂直擺放在山體旁,按照相同的高度間隔,用牙簽在山體表面不同高度處做上記號,并標出高程。
d.用細線小心地沿著記號處將山體水平切開。
e.將切下的山體塊編號后分開擺放。
f.在山體上表面用水粉涂上不同的顏色。
g.將山體塊根據編號重新擺成山體形狀。
(2)繪制山體的等高線地形圖
a.分別將取下的山體塊放在白紙上,用筆沿山體塊邊緣描線,注出相應的高度,就得到了簡單的等高線地形圖。
b.在等高線地形圖中的不同等高線之間涂上不同顏色的水粉顏料,在圖的左下角把各種顏色所代表的高度范圍的圖例畫出來,這樣就得到了用分層設色方法表示的地形圖。
2、活動素材
(1)實驗器材:橡皮泥,刻度尺,牙簽,細線或細鋼絲,墊板(木板、硬紙板、泡沫板均可),水粉顏料。
(2)每個小組一張活動任務表:描述出山峰、山谷、山脊,鞍部、盆地和陡崖等部位特征及判斷方法的表格;小練習一題。
(3)課外資料一份,進一步了解實際繪制等高線地形圖的方法步驟。
3、細節把握
活動設計好了并不等于活動可以成功實施。一堂課學習活動的成功與否還取決于教師對細節的把握。
(1)繪圖活動之前的“友情提示”
教師在多媒體投影儀上播放三維動畫演示制作等高線地形圖的原理及過程。
(2)每個班的小組平均分為兩個大組,每個大組的山體模型(示例)是一致的,如此繪制的等高線地形圖更具有可比性。
總之,此模型教具以其科學性、簡易性、實用性取得了滿意的教學效果,一件經過實踐檢驗的自制教具就這樣誕生了。自制模型教具是富有創造性的勞動,又是一件長期而平凡的工作。自制模型教具促進教師不斷的學習、實踐,豐富經驗,提高技能,更深刻的理解、把握教材與學生,磨練意志,對提高自身整體素質大有裨益。